期刊家
学术期刊
科普期刊
出版社
图书
会议
我的购物车 0

科学文化评论

科学文化评论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
  • 分类: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6804
  • 国内刊号:  11-5184/G
  • 期刊定价:    ¥228
  • 起订时间:   2024年05月
  • 创刊:   2004
  • 周期:   双月刊
  • 出版社:   科学文化评论
  • 发行:   北京
  • 语言:   中文
  • 主编:   刘钝
  • 邮发:   80-184
  • 库存:   200
  • 邮编:   10019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耀
      • 期刊详情
      • 栏目设置
      • 期刊荣誉
      • 期刊文章摘录
      • 相关期刊
      • 点评详情
      服务推荐
      • 期刊投稿
        1-3月见刊
      • 订阅咨询
        一站式咨询服务
      • 杂志投稿
        在线杂志订阅
      • 发表咨询
        专人持续跟踪服务

      期刊详情

      • 期刊介绍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
        • 出版地方:北京
        • 快捷分类:社会
        • 国际刊号:1672-6804
        • 国内刊号:11-5184/G
        • 邮发代号:80-184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16开
        • 下单时间:1个月内
        • 业务类型:杂志服务

      科学文化评论简介

      • 《科学文化评论》(CN:11-5184/G)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科学文化评论》是一份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与人文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杂志文章特色

      • 1、科学文化评论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稿版权的独立性,论文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2、科学文化评论论文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健康、观点鲜明、资料真实,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3、在不影响文章主要观点表述的前提下,本刊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修改。

        4、本刊因工作量大,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5、本刊反对抄袭、剽窃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已在本刊刊出的文章,若被投诉有抄袭、剽窃行为,由作者承担由此引发的全部责任。

      杂志分析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科学文化评论栏目设置

      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学术沙龙,人物·访谈,书评·书介,专题 有关中国建造巨型对撞机的争论,纪念樊洪业先生:回忆与追思,专题·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专题 赛先生与中国,专题_核电站与核安全,专题: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专题:纪念冼鼎昌先生,专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专题·编史学研究,专题:玻尔原子模型诞生100周年,人物访谈,专题: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再出发,专题: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科技与人文,人物 · 访谈,特稿·专题,科学沙龙,科学前沿,书评 书介

      期刊文章摘录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星占学在1500年前后知识地图中的地位及其与数学、自然哲学和医学的关系来划分星占学发展的历史阶段,总结了星占学理论与星占活动中蕴含的思想,讨论了科学革命时期星占学知识在大学机构中的定位以及在伽利略、培根、波义尔作品中所处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了17、18世纪科学革命进程中星占学于何时、以何种方式以及为何失去了近代自然知识的重要地位。

      作者:达尔·路特金,吴茹红,吕凌峰

      摘要:作者1982—1984年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做访问学者之际,为了完成自选课题《华裔物理学家对近代物理的贡献》,曾于1982年7月中至8月中进行了一次横跨美国大陆之学术访问旅行。加上前后总共访问或联系过40多位华裔物理学家及工程师。此文仅就访问部分人士的过程作简要介绍。

      作者:姚蜀平

      摘要:自明末传教士入华以来,西方科学仪器以进贡、购置、仿制等方式大量输入宫中。以新发现的清宫抄本《仪器总说》为中心,辅以其他文献,对清宫西方科学仪器的收藏与分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从形制或工艺等方面清宫科学仪器被分为三等,与瓷器、书画、古玩等的分等相呼应;此外,清代的科学仪器从礼制层面亦可分为三个等级。《仪器总说》对清宫62件科学仪器的形制和用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对七政仪、复摆、反射望远镜的介绍,均是中文文献中最早的,为我们了解当时西方新知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作者:孙承晟

      摘要:施履吉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1917年10月出生于江苏仪征,1940年获浙江大学园艺系学士学位,1944年获浙江大学理科研究院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哲学博士学位。施先生既长于理论思维,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被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科学家"[1]。他非常爱国,可费尽周折于1955年回到国内后,却水土不服,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的经历是值得深思的。1964年5月,施履吉先生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担任该中心的研究员和负责人。该机构采取集中模式,与上海生物学实验中心的分散模式迥然不同。这是张劲夫等行政领导和施履吉等科学家为提升北京地区的生物学研究水平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可惜的是,在"文革"的冲击下,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很快即遭到撤销。虽然也培养了一些人才,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说,它未能充分发挥功能,没有达到设计时确定的目标。这方面有经验尤其是教训值得总结,供后来的类似工作借鉴。今年正值施履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科学文化评论》编辑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史研究组特邀请到了施先生的旧识、原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于2017年7月3日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施履吉和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座谈会。会议谈论了施先生的个性、才能、经历,他在发展我国生物学实验技术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大家还共同回忆了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的发展历程、该中心主要工作人员后来的情况,并重点讨论了激励技术人员的方法。本文为根据此次座谈会的会议记录整理而成。

      作者:任安波,熊卫民

      摘要:早在1946—1949年间,谢家荣就非常关注中国铀(钍)矿地质与勘查的研究:收集国外铀矿资料并加以传播,指示张宗潢研制铀矿物检测仪器——盖革计数器,并组织通俗科学讲演会,演示仪器效果,组织实施了黄羌坪铀矿的初步测勘并亲自前往调查与研究,认定其值得勘探并布置了钻孔,考察了富贺钟地区的独居石矿并计算了储量,派员考察了辽宁海城的铀钍矿,著文《铀矿浅说》,开启中国铀矿地质研究,著文Some promising regions for searching uranium and thorium deposits in China(中国铀钍矿的找矿远景区),指出了中国铀钍矿的找矿方向,制定了中国1950年的铀钍矿探矿计划,编写铀钍矿的找矿须知,指导中国铀钍矿的普查。谢家荣是中国铀矿地质与勘查的名副其实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作者:张立生

      点评详情

      评论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免费
        咨询
      • 订阅咨询
      • 期刊推荐
      • 联系电话
        发表咨询:023-6549-4411
        订阅咨询:023-6033-8768